潘功胜: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改革创新中快速健康发展
1997年6月,根据国务院部署,商业银行全部退出证券交易所并组建银行间债券市场,明确了我国债券市场以场外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方向。IMI顾问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近日接收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他认为,20年前的这一改革奠定了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经过20年的发展,该市场已经成为国内债券市场的绝对主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他表示,银行间债券市场丰富了企业直接融资工具,优化了社会融资结构,助推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宏观调控提供平台和渠道。在这20年的发展进步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面向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未来,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继续推动市场深化改革和发展。
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到2017年6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走过了20年历程,请问您如何评价市场发展的成效?
潘功胜:1997年6月,根据国务院部署,商业银行全部退出证券交易所并组建银行间债券市场,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债券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债券市场基本架构进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系统规划。这一改革举措明确了我国债券市场以场外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方向,奠定了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
20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迅速发展成为功能齐全、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市场体系。目前,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主体和机构投资者类型多元,债券创新产品丰富,市场交易活跃,债券托管、结算、清算等基础设施运行高效,市场化约束机制健全。2017年7月末,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量达到69.87万亿元,涵盖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公司信用债、熊猫债等多个品种,债券托管量占全国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近90%,不仅是国内债券市场的绝对主体,而且市场规模跃升至世界第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飞跃。与此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制度规则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主体参与,银行间市场的国际化属性因此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很受鼓舞,能否请您再具体讲一下银行间债券市场在促进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潘功胜:我认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作用是丰富了企业直接融资工具,优化了社会融资结构,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债券市场曾经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短板”,在2004年以前,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远远低于股票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后,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设计推出了金融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等基础产品,以及债券远期、利率互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衍生产品,大大满足了市场主体的投融资需求。近年来,又先后推出了绿色债券、资产支持票据、永续票据、双创债务融资工具等多个债券品种,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支持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升级。随着债券市场品种的丰富和规模扩大,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最高达到18.5%,成为除贷款之外实体企业获得资金的第二大渠道,融资成本也总体上低于贷款成本。
第二个作用是助推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为其保驾护航。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是从银行间债券市场起步的,最早只有国债、国开债等少数几个品种,随着市场各种融资型和交易型产品不断创新,以利率和信用为标的的衍生产品相继推出,银行间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不仅自身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目前,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由交易双方自行决定,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已经形成,市场在利率决定中发挥的作用显著增强,优化了资金定价和资源配置,提高了社会整体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三个作用是为宏观调控提供了操作平台和政策传导渠道。在银行间市场发展初期,市场规模小、流动性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随着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拓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担当调控平台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步显现:一方面,其面向机构投资者和场外市场的特性适合宏观管理部门开展相关调控操作;另一方面,银行间市场规模占据绝对主体地位,吸纳了几乎全部主要金融机构在市场进行流动性和投融资管理,市场承载政策操作和传导政策导向的能力较强。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平台和政府债券发行的主要场所,有效支持了货币政策传导和财政政策的实施。
记者:20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从无到有,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在功能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您认为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
潘功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不到位,往往会事倍功半。银行间市场20年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是人民银行不断总结探索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动态校正和纠偏,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债券市场发展道路,得以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总结下来,有四条最主要的经验:
首先,抓住了债券市场发展要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依托场外市场的关键点。国际成熟债券市场主要是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场外交易,这是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银行间债券市场在成立之初,就定位于面向机构投资者,采取了场外交易模式,由交易双方一对一谈判,逐笔成交,这种机制更适合债券产品大宗交易的特点。正确的模式选择,为市场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在放松行政管制的同时,强化市场化约束机制。发展动力来自市场,债券市场早期采用计划经济思维分蛋糕的管理方式被证明是无效的,关键是要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释放市场的活力。回顾历史,1998年和1999年,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分别实现了市场化招标发行,2005年人民银行在推出短期融资券时采用发行备案制,此后推动成立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并对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管理实行更为市场化的注册制,把是否发债、发多少债都交由企业自己决定。在减少行政管制的同时,更加强调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市场化约束机制,不再强制要求担保,由投资者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这些市场化改革的措施,激发了市场潜力。
再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债券市场安全稳健运行。交易、托管结算清算系统是债券市场运行中枢,承担了维护市场安全稳健运行的公共职责,出现问题可能将风险传导、放大至整个金融体系。我国市场出现的重大风险事件很多都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不力密切相关。如1993年至1995年联办STAQ系统、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天津证券交易中心的债券回购交易风险集中爆发等。因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市场发展之初,针对场外市场透明度不高,较为分散的特点,推动建立了中央托管体系、集中的交易及信息报告平台、独立的清算所和安全稳健的资金清算系统,实现了交易和结算系统数据的直通式处理和券款兑付结算。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际场外市场风险频现,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则保障了场外市场运行透明、风险可控。
最后,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丰富的投资者类型是市场差异化需求的保障,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分散风险和维护市场稳定。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包括信用社)几乎是唯一类型的投资者,过度趋同的需求导致流动性极低。此后,在原有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了券商、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各类集合性产品以及境外机构等,各类主体的持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公司信用类债券持有结构看,商业银行持有占比已经从2005年的80%下降到了2017年7月末的22%左右。在拓展国内投资者的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引入了514家境外机构参与投资,2017年7月末共持有人民币债券约8860亿元。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内地与香港开通了“债券通”,能否请您介绍一下银行间债券市场近些年对外开放方面的工作进展?
潘功胜: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价格锚”和“蓄水池”作用,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构建市场化、开放型金融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首次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泛亚基金和亚债基金也获准进入市场,拉开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帷幕。此后,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金融改革开放举措的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发行方面,目前外国政府、国际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和SDR债券均有实践,截至2017年7月末,境外各类主体在银行间市场累计发行1009亿元人民币熊猫债。交易方面,银行间市场对境外投资人开放采取了从单一到多元、准入流程从复杂到简化、投资额度从限制到取消的渐进过程,目前境外投资者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已不受额度限制。
今年7月推出的“债券通”则不同,它是通过内地和香港双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联通,使国际投资者可以在基本不改变原有交易结算制度安排和习惯的情况下,一点式接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买到各类债券。这种方式是国际市场基本的组织方式,是银行间债券市场融入国际市场规则的体现,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债券通”推出近两个月来,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目前已有近百家境外机构参与了“债券通”交易,日均交易规模约13亿元。
记者:感谢潘行长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成绩和经验的总结和分享。最后,能否请您展望一下,央行在下一阶段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推动市场继续深化改革和发展?
潘功胜:尽管银行间债券市场近些年发展势头不错,但毕竟市场发展时间还不长,有些方面还比较粗放,与构建开放型大国经济体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采取更多促进市场发展的措施,同时,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为未来银行间债券市场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下一阶段,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一要继续坚持以合格投资者和场外市场为主,保持市场总体格局的基本稳定,为市场发展提供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二要继续加快债券市场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创新,丰富市场主体的投融资工具,满足市场成员的风险管理需求,提升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三要继续加强银行间市场的制度建设,包括做市商制度,结算代理制度等,推动交易机制创新,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四要加强市场规则和基础设施的统筹协调,在分类趋同原则下,统一公司信用债发行和信息披露标准,同时要推动建立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框架,明确统一的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准入、运营与管理标准体系,维护市场安全高效运行,防范市场风险;五要稳妥推进扩大对外开放,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适合境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会计、审计等制度;六要顺应境外投资者的需求,为其提供资金汇兑、风险对冲等方面的便利;七要尽快形成稳定的境外机构投资债券市场所涉及的税收政策。
编辑 王平 邵昊敏
来源 金融时报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理解银行“负债荒”,存款为何下行?
区块链:债券市场发展的新科技支点
曲凤杰:“一带一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马德伦:金融有效服务偏远地区还得靠互联网
吴晓球:股市比楼市更靠谱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